第412章 当街冲撞
郑睿见到这一幕,顿时急了:“洪波兄,这也是收到消息的,快,赶快,咱们也赶紧去,正好这帮人鲁莽,冲撞了大宗师,咱们上前护持一番,大宗师必然是要承情的。”
那洪波兄闻言,脸上露出惊喜之色。
刚刚那两猴急之人,真是焯虾子等不得红,正听说【遗才大收】人满为患,他们竟然敢冲撞大宗师仪仗。
这岂不是天赐良机?
想到这,三人匆匆忙忙赶了过去,还没等轿子里的罗尚德说话,那为首的【洪波兄】便扯着陈凡的衣领道:“大胆,竟敢冲撞大宗师!”
说完,连忙回头冲着轿子里道:“大宗师,学生江宁县生员谢涛护持来迟,庆大宗师责罚。”
“学生郑睿护持来迟,请大宗师责罚。”
“学生王济……”
三人表面上是护着罗尚德车架,实则急不可耐的报上了各自名号,以期罗尚德在听到三人名字后,将三人牢牢记在心里,早早定在【遗才大收】的名单之上。
果然,片刻之后轿帘拉开,满脸寒霜的罗尚德走出轿子,周围百姓一下子见到一省管文教的大宗师,顿时纷纷跪倒在地。
罗尚德黑着脸问道:“刚刚是谁推攘官轿?”
“是他们!”郑睿三人的手指齐刷刷指向陈凡、沈彪二人。
罗尚德冷哼一声道:“你二人知不知道冲撞学道仪仗,立责三十大板?”
陈凡闻言,连忙和沈彪二人跪倒在地:“情急之下,冲撞大宗师,学生愿领罚!”
他话音刚落,仪仗中负责“安保”的皂吏便越众而出,拉着两人当街按倒在地。
陈凡心中暗道:“卧槽,真打啊?”
就在板子竖起的时候,突然罗尚德身边一人道:“且慢!”
原来,说话之人正是罗尚德的那名阅卷幕友:“大人,学生看这两人似乎眼熟,请慢行刑!”
刚刚还紧张到一头汗的陈凡,白眼都快翻上了天,你们演戏归演戏,差点没把人吓死。
罗尚德皱眉看向幕友:“罗先生认识这二狂生?”
幕友装模作样俯身看向陈凡,随即惊讶道:“这不是前几日在海陵大破贼寇的陈凡陈文瑞吗?”
“嗡~~~~~~~~~~”听到幕友这话,周围百姓全都兴奋了起来。
原来不久前海陵县有贼寇袭扰的事情便已经传到了南都,自从今岁倭寇来南京城下绕了一圈之后,承平日久的南京百姓对贼寇攻城这种事十分敏感。
当他们听说这伙几百人的贼寇,勾结县丞准备攻打海陵县成时,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一个名叫陈凡的秀才带着刚刚组建的团练连夜疾行百里,拯县丞于贼手,救百姓于水火。
这些日子以来,陈凡这个能文能武的秀才名字早就传遍了南京,现在一看,果然是敢于杀贼的狂生,竟然敢当街阻拦大宗师的仪仗。
也只有这种人才敢做出这等事来吧?
南都的百姓们经过前几个月倭寇之事,早就对官军失去了信心,如今有这么一个英雄带着新办的团练拯民于水火,他们如何能让这等英雄受了委屈?
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:“请大宗师饶了这陈秀才,便别打了吧。”
“是啊!大宗师,现如今,敢护持百姓的都是好样的,咱不能伤了这书生呐!”
更是有人道:“大宗师,俺们皮糙肉厚,愿意代两位生员老爷受这杖责。”
眼看着百姓们越来越激动,这让罗尚德、郑睿等人,包括陈凡都十分意外。
陈凡压根没想到,自己不知什么时候,竟然在南都落下了好大的名声。
罗尚德微微抚须,安抚众人道:“诸位所想,本官业已知道,且待本官问询几句!”
他这么一发话,周围顿时鸦雀无声。
罗尚德看着陈凡二人道:“你们今日冲撞仪仗究竟所为何事?”
陈凡这时早已被皂吏松开,他躬身道:“大宗师前些日子下马海陵县,恰遇贼寇扰城,学生因为带领团练追击贼寇、守卫县城,故而耽误了科试,学生听说朝廷有【遗才大收】之政,故而冒昧冲撞仪仗,求大人给一个机会,让学生参加乡试。”
“哎哟,原来是为了击贼误了科试!”
“什么意思?误了科试又怎样?还有那什么叫遗才大收?”
“这你都不知道?我跟你讲,是这么回事……”
百姓们听到这人解释,本就对陈凡颇有好感,此刻却又平添了几分怜悯。
为了乡梓,为了乡邻,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,还这么年轻便亲冒矢石,不顾危险击贼,从而耽误了科试。
这样的人若是参加了科举当了官,那倭寇还能依靠几十人便大摇大摆攻打南都吗?
总听说朝廷科举是选拔人才用的。
那这样文武双全的秀才,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机会呢?
百姓们激动了,纷纷跪倒:
“大人,就给这秀才一个机会吧。”
“是啊,为了百姓耽误了科试,朝廷应该给这种义士一个机会啊!”
……
看着群情汹涌的百姓,郑睿三人好似站在民意的风口浪尖,跟百姓们一齐跪倒请愿当然是不可能的。
但叫他们这时候走,似乎也不妥当。
三人便只能跟竹竿似得杵在人群中,好不显眼。
看着求情的百姓们,罗尚德终于松了口道:“既然是为朝廷分忧,为百姓纾困的读书人,那本官这次就不再追究了。”
众百姓闻言,顿时欢呼起来。
罗尚德这时却正色道:“虽然朝廷有制度,收拢遗才于乡野,但 那也是要经过考试的。且现在遗才名额已满……”
说到这,他突然看向杵在原地的郑睿三人:“谢涛?郑睿?王济?”
听到罗尚德此刻念到他们的名字,郑睿三人菊花一紧,预感应该没什么好事要发生了。
果然,罗尚德道:“若是本官记得不错,你三人正在【遗才大收】名单里!”
“正好!”罗尚德仿佛发现了一个金点子,语带兴奋道:“周围有南京百姓为证,你们三人与这海陵县的两名生员一起做篇文章来!”
“你们是朝廷认可的遗才,便用你们的文章试试这两人。”
“若是你们的文章做得好,那说明你们确实有资格列具【遗才】名单之中。”
“若是你们文章作得不如他二人!”罗尚德冷冷一笑,“那你们也就算不得【遗才】了!是也不是?”
“是~~~~是~~~~~是~~~~~”周围的百姓兴奋了起来。
当街比试文章,精彩啊!又有热闹可看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