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大明:出将入相,开创中兴
穿越大明:出将入相,开创中兴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 > 穿越大明:出将入相,开创中兴 > 第14章 母子情深

第14章 母子情深

加入书架
书名:
穿越大明:出将入相,开创中兴
作者:
陆海横流
本章字数:
4840
更新时间:
2024-11-25

杨廷和道:“我还有一个问题,想请教一下贤徒。”

陈青阳道:“老师但请吩咐!请教二字,学生愧不敢当!”

杨廷和思索了一会儿,说道:“有一个老太太,现在跟着大孙子住。老太太十分思念多年未见的小儿子。但是因为分了家,小儿子因为某种原因,长期在外,不能回家探望母亲。老太太年事已高,也不能去小儿子家探亲。假若是你遇到此事,该当如何?”

陈青阳听完,内心不免嗤笑,杨廷和真不愧小心谨慎之辈。

你身为朝廷名臣,家国大事,乃以老太太、大孙子、小儿子比拟之,欺我不知皇城之事乎?

我可是来自于后世,什么大事都知道!

您老所说的故事,不过就是崇王想进京探母嘛,何必绕这么大个弯子。

陈青阳内心戏演完,小声说道:“请恩师屏退左右,学生自有对策!”

杨廷和看陈青阳的举动,暗惊他竟然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幕。

于是遣退家仆,书房中只剩下了杨、陈二人。

“贤徒有何良策,老夫洗耳恭听。”

陈青阳鼓起勇气道:“适才老师所言故事,乃太皇太后、皇上、崇王,不知对否?”

杨廷和假意低声喝道:“你好大的胆子,竟敢胡乱猜测,揣度到陛下身上!”

陈青阳道:“若是猜的对,学生就继续。如若不是,您老就当我什么也没说过。”

杨廷和道:“对错先放一边,你且说说,有何良策?”

陈青阳见杨廷和已变相承认自已猜的正确,嘴角一撇,说道:“此事易解!朝廷大臣反对崇王进京,一是怕有不测,二是怕其他藩王群起效仿,乱了体统。”

“现在太皇太后圣诞已过,可劝皇上下密旨,让崇王乔装打扮,以王府长史名义,只带数十人,秘密来京贡献当地特产。然后遴选保定府内挨着京畿的皇庄,打扫清理,重兵把守,接待崇王。”

“待崇王进入皇庄,陛下可携太皇太后,以拜谒皇陵名义出京。一则谒陵,二则让太皇太后母子相见。如此,上可解太皇太后思子之情,下不违藩王非召不得入京之例。此等两全之策,老师以为可否?”

杨廷和听完陈青阳所言,恨不得跳起来,但作为老师,怎么着也得保持庄重。

陈青阳的计策与自已谋划的分毫不差,自已也是以此为筹码,去拉拢太皇太后身边的太监张诚。

张诚为人甚是忠义,听说只要除掉李广,就可以满足太皇太后的母子相见请求,二话不说,就跑到老太太的跟前,添油加醋,把李广蛊惑皇上的事情一股脑说了出来。

老太太果然震怒,结果也很好。

现在到了兑现承诺的时候,如若不兑现,老太太恨起自已来,自已虽不见得自杀,恐怕也会落个罢官夺职的下场。

杨廷和赞叹陈青阳,英雄所见略同。

这些内幕,杨廷和不打算告诉陈青阳,毕竟陈还只是个举人,为时尚早。

杨廷和的计谋远不止于此,他以承诺拉来太皇太后帮忙。

他同样以杀掉李广为何鼎报仇为条件,让何鼎的义子,现任乾清宫首领太监何建答应帮自已一个忙。

这个忙就是,何建去劝说陛下,让崇王进京。

群臣反对崇王进京,若杨廷和出面向皇上进言,大臣们可能会对自已群起攻之。

何建久侍陛下,深得帝心,又是为陛下着想,由他进言,最是合适不过。

任何时候都要低调,不犯众怒,隐藏实力。

这是杨廷和的感悟。

杨廷和看陈青阳,如丈母娘看女婿——越看越满意。

陈青阳二十余岁,见识谋略远胜诸公。平心而论,杨廷和感觉,自已年轻时也没有陈青阳的睿智胆识。

杨廷和有心提携陈青阳,于是说道:“贤契!先不忙回乡。我保举你去国子监就读,早晚我们师徒多多亲近。你以为如何?”

“多谢恩师栽培!”

机会难得,陈青阳也就不再假作客气。

~~~~~~

杨廷和把自已的请求说给了何建。

何建为义父报了仇,十分感激杨廷和。

瞅准皇上皇上高兴的时候,何建便把杨廷和的计策一五一十说了出来,请求皇帝准许崇王秘密北上见母。

弘治皇帝朱祐樘自感已经三次拒绝了老太太的请求。

这次再拒绝,如果老太太寻死觅活,自已真的就成了白眼狼啦。

朱祐樘想起了童年的往事。

没有奶奶,也就没有他的今天。

皇叔朱见泽秘密进京,他在朝中没有半点根基。

朝堂重臣都是朱祐樘心腹,何况,朱见泽压根进不了京。

皇庄重兵把守,朱见泽一行一动都在掌握之中,又有何惧?

分析利弊后,朱祐樘下旨,令崇王以王府长史身份,秘密前往京畿皇庄,觐见太皇太后。

为了卖好,朱祐樘干脆自已跑到仁寿宫,把准许崇王探亲的旨意,告诉了老太太。

太皇太后周氏,听到这个好消息,老泪纵横。

二十年了,自已终于能见到亲生儿子了。

老天待我不薄,有生之年,还能看看自已的小儿子,实在是庆幸。

祖孙二人紧紧相拥,难得一见的温馨场景在冰冷的皇宫上演。

太皇太后向着张诚缓缓点头,感谢他的努力和付出。

数日后,崇王朱见泽收到圣旨,立即改换装束,只带十个人策马进京,去见老娘。

朱见泽此刻的心情,有点像《四郎探母》。

他既想早点见到母亲,又觉得自已不孝,愧对母亲。种种复杂心情,一窝蜂的涌上心头。

路上为了节省时间,朱见泽在驿站吃点东西喝口水就走。

他恨不得身长两翼,一日千里飞到京城。

一切如陈青阳想,京畿皇庄里,太皇太后周氏见到了自已的儿子朱见泽。

母子二人对泣的场面,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宫人。

当然,皇帝朱祐樘除外,他虽然也有点想见见叔叔,但是他明白,他在场,皇叔不自在。

太皇太后周氏拉着朱见泽的手,一会儿哭,一会儿笑。

“一别二十年,儿啊,想不到你的胡子都白了。”

“儿子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。”

“见泽啊,你现在有几个儿子了?”,周氏问道。

“母后,我现在已经有七个儿子,三个女儿,五个孙子了。”

“你现在也是儿孙满堂,享受天伦之乐了。”,周氏笑道。

“养儿方知父母恩!儿现在只想时刻陪伴母亲。母亲,您能不能和皇上说说,准许儿臣每年来此一次,侍奉您!”

“国家法度,恐难更改。我回去和皇上提提,不过你别抱太大希望。”

“母亲,这次您能在这待几天啊?儿子想多陪陪您”

“皇上说,老身愿意待几天就待几天。”

“现在天气凉了,母后在这待几天就回宫吧。”

“不妨事,只要你在这,娘就不觉得冷。”

朱见泽听完,心痛又欣慰,母后爱子之心,胜过关爱自身。

朱见深想让母亲开心,他想起了带来的家伙事。

“母后,儿子在河南,学会了做面食。儿子现在做河南烩面,给您老人家尝尝。”

“那我可有口福了。”周氏开心的笑道。

什么山珍海味,也不及孝子的亲手做的一碗面。

太皇太后,得偿所愿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